開車的壞習慣林林總總,其中有一些是最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陋習。日照順達租車職業司機提醒“2010年度最值得警覺的十大開車陋習,意在提醒各位開車的朋友,行車上路務必留意是否和這些壞習慣沾上邊了。
陋習之一:不按規定讓行
2009年浙江省因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行為造成事故19519起,死亡4961人。其中未按規定讓行導致事故死亡865人;是超速行駛發生事故死亡357人的一倍多;是酒后駕駛導致事故死亡221人的4倍。
所謂未按規定讓行的,包括26種情形,這里不一一枚舉。駕駛車輛情況下,碰到哪些情況該輪到你讓行,也許你開車多年都記不全了吧。
陋習之二:超速駕駛
很多開車的朋友在“超速駕駛”問題上存在嚴重誤區??偸钦J為我雖然超速了,但是車速還在我的掌控范圍呢。生活中有七成司機就是這樣過高估計自己的駕駛技能;有些人過度信任車輛先進的電子系統以及機械系統,認為在緊急情況下,自己的車擁有ABS制動協同可以及時躲避危險。此外,很多司機在關于剎車距離的問題上沒有正確明晰的概念,認為濕滑路況下100公里/小時的速度的剎車距離只需要10米。
事實上,當車輛以50公里/小時的速度發生碰撞時,相當于車輛從3層樓墜落到地面,而當車速提高到100公里/小時,樓層高度將會變成12層。沒有任何車型可以保證其內的乘員完好無損。
陋習之三:酒后駕駛
2009年浙江省酒后駕車導致221人死亡,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飲酒后駕駛汽車,主要會產生觸覺能力降低,往往無法正??刂朴烷T、剎車及方向盤。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無法正確判斷距離、速度。
陋習之四:斑馬線不減速不讓行
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甚至看到行人想過馬路,還車輛加速搶在行人前闖過斑馬線。杭州的斑馬線因胡斌案而轟動全國。之后,省城規定公交車和出租車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剛性措施。但是,要糾正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陋習,任重而道遠。
陋習之五:隨意變道搶道
城市道路上,隨處可以見到一些司機隨便變道。有些司機開車的時候,習慣于不按道行駛,有的在馬路上忽左忽右,玩“蛇形繞樁”。更有膽大者,越過雙實線在對面車道超車。有的司機強行并線,迫使后車采取急剎車。隨意變道搶道的陋習,嚴重影響了各個車道的行駛狀況,引發交通傷亡高事故率。
陋習之六:開車打手機
開車時打電話、吸煙以及其他一些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司空見慣。殊不知,事故往往就發生在短短的幾秒內。開車打電話的駕駛陋習已經成為交通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單手駕駛還兼顧打電話,分心又分力,其實車輛在快速行駛或遇到緊急情況時,單手對汽車的操控能力不及雙手的一半,也就是說,需要雙手控制方向盤才能化險為夷的情況,依靠單手根本無法做到。而注意力轉移到電話交談上,危險程度超過酒后駕車。
陋習之七:搶黃燈闖紅燈
在電子眼的監控下,現在敢闖紅燈的司機是越來越少了,于是性質差不多的闖黃燈就頂替闖紅燈成為了開車陋習之一。黃燈原本是提醒車輛減速停止,在許多司機眼里卻成了加速的信號燈。運氣不好的在一些較寬大的十字路口,即使沖過了斑馬線,但橫向行駛的車輛已經開了過來,極易發生碰撞事故。
陋習之八:疲勞駕駛
2009年浙江省交通事故的統計顯示,周日是一周中平均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原因是雙休日出行大都選在周日回程,由于游玩和長時間駕車出現疲憊、精神不集中等現象,導致事故率上升。如果在駕駛時有睡意,可以把車開到一個安全地帶,小睡一會。我國交法規定,連續駕駛車輛行駛4小時應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
陋習之九:換道不打轉向燈
轉向燈是在車輛轉向時開啟以提示前后左右車輛及行人注意的重要指示燈。但有些人就當它是車輛的一個外觀裝飾品,很多人在轉彎變線、超車起步時不打轉向燈,或轉向完成之后忘記關轉向燈,令后車無所適從。其實,轉向燈開啟時間有講究,應在距轉彎路口100米左右時打開,如果并線更需提前開啟。開得過早會給后車“忘關轉向燈”的錯覺,開得過晚則造成后車或行人因反應不及而發生事故。
陋習之十:夜晚會車不關遠光燈
浙江省交通事故的統計還顯示,發生事故死亡人數最高的時段是19時至20時,其次是18時至19時。晚上比白天開車難度大,特別是天色剛剛轉暗,駕駛人有一個視覺適應過程,而此時道路車流量人流量也不少,容易造成事故。還有人在晚上。遇到會車的時候也不變燈,燈光老遠就明晃晃地照射得對面司機睜不開眼。照亮了自己,卻晃暈了別人,這種陋習隱藏著極大的安全隱患。